中新网杭州5月8日(记者 柴燕菲)母亲节前夕,一篇名为《你兼顾事业和家庭,谁来兼顾你?》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从“职场妈妈”这个名词就能看出女性的两难处境,一边是“职场”,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一边是“妈妈”,是对孩子的责任。
两难首先反映时间上。孩子病了,孩子家长会,孩子活动日,包括老人不舒服,撞上了工作日,大多都是“职场妈妈”请假。而请假又是职场大忌,经常请假,升职和加薪的机会可能都会离你远去。
同时,精力上也很难两全。很多“职场妈妈”抱怨,有时工作着急上火,准备回家加班,推开家门一看,里面是脏兮兮的娃,乱糟糟的房间,十分让人抓狂。
再有就是权益难以得到保障。有调查显示,85%的“职场妈妈”有在洗手间、更衣室等地方挤奶的经历,68%担心生育期间职位被别人顶替。这些事情看似小细节,但一方面说明社会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反映出企业利益与女性生育权的冲突。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全国多地迎来了二孩生育小高峰。然而,一些女性坦言,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和家庭状况是影响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部分符合二孩生育条件的妇女出现了不敢生的畏难情绪。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在宏观政策上有引导性的行动规定,但是具体到用人单位的执行层面时,落实的程度可能就不一样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坦言,对于企业来说,承担女性生育的时间间隙意味着更高的用工成本,国家在政策上对企业也应该有一些优待,让用人单位在执行政策时积极性更高。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蒋永萍也认为,企业本身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对女性员工予以关怀,但从政策角度来讲,也应对用人单位予以一定的“减负”,给予一些优惠政策。
“例如,健全生育保险体系,给予企业一定的补贴,实现生育保险的全覆盖,保障用人单位在招收女性职工时的利益平衡。”蒋永萍说。
如何更好保障“职场妈妈”的权益,不仅关乎母亲本身,更关系到对下一代的爱护和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让更多职业女性在履行母亲职责时感受到社会、单位的关爱和温暖,无疑是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促进。
总之,两孩政策顺利实施,必须保护“职场妈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