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风险成为监管层对保险行业关注的重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4月11日上午9点,保监会全国保险业偿付能力监管工作培训班如期召开,肯定了“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C-ROSS,以下简称偿二代)正式实施一年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将启动偿二代二期工程,对监管规则进一步完善。
与此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保监会今年将对偿二代数据真实性开展大检查,其中市场反映问题较多的重点公司,以及投资和经营激进、增资频繁且金额较大的公司,将列为检查重点。此外,还将重点关注少数保险机构的现金流风险。
偿二代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悉,此次偿付能力监管工作培训班重点对“偿二代”的实施工作进行总结。
所谓偿二代,全称是“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C-ROSS)”。2012年3月,保监会发布偿二代建设规划,明确了偿二代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2013年5月,保监会完成了偿二代顶层设计应用,发布整体框架,勾画了偿二代建设目标,随后陆续成立了18个项目组,联动开展技术攻关。
2015年2月,保监会向各保险集团、保险公司和资管公司下发偿二代17项监管规则和过渡方案,“偿二代”试运行过渡期开启。整个过程,历时仅仅三年。与此类似的欧盟偿付能力II标准花了十几年才建立。相比于偿一代,偿二代对企业的资金偿付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也对保险企业的资金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该体系用来监控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这是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监管的核心指标,类似银监会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因此,偿二代也经常被类比为是保险业的“巴塞尔协议III”。据悉,偿二代下,保险机构每季度需通过官方网站披露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并在承保、投标、增资、股权变更、债券发行等日常活动中,向保险消费者、股东、债权人等相关方说明偿付能力、风险综合评级等信息。
会上,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对未来一段时间保险风险防范工作和偿付能力监管工作做了部署,并要求各地保监局、各保险机构做好贯彻落实,全行业共同努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陈文辉表示,当前保险业面临复杂的风险形势,多重因素共振、多种风险交织加大了保险业风险防控的难度。全行业要深刻认识当前保险业存在的几个突出风险:一是偿付能力不足风险。行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稳定,但部分结构性指标下行,呈现出稳中有忧的特征。二是流动性风险。保险业处于退保和满期给付高峰期,将持续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出压力,少数经营激进的公司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三是公司管控不到位的风险。行业的整体风险管理能力还有待提高,个别公司治理失效、管控无力,极易成为风险爆发点。四是外部传递的风险。当前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我国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利率汇率、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外部因素的变化,都可能诱发保险业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会上相关领导也肯定了偿二代正式实施一年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下一步将启动偿二代“二期工程”,对监管规则进一步完善。
关注少数险企现金流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议透露出的信息还显示,保监会今年将对“偿二代”数据真实性开展大检查,其中市场反映问题较多的重点公司,以及投资和经营激进、增资频繁且金额较大的公司,将列为检查重点,并重点关注少数保险机构的现金流风险。
据悉,从2015年底个别险企大肆举牌开始,监管层就对险企现金流风险予以关注。2016年以来,保监会相继下发《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立即停售存续期限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同时,在《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提高了人身险产品的保障下限,调整万能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为3%,不满足要求的保险产品将在2017年4月1日前停售。
有业内人士表示,个别险企万能险一险独大,在负债成本较高、期限较短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问题,包括资产和负债如何匹配,在低利率和资产荒的背景下,高负债成本如何找到高收益资产成为难题,因此,加强产品方面的监管,对于减少可能存在的利差损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都十分必要。
2017年初,保监会召开的全国人身保险监管工作会议再次提及该问题,会议指出,2017年寿险监管要抓好五项工作,在防风险方面,要重点关注非正常满期给付与退保风险、部分公司的现金流风险等。
此前,有业内人士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表示,很多险企都存在利差损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尤其是在低利率化时代,这些风险很值得业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