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日电 (记者 张素)北京时间7月1日,不少网友通过微博表达“失望”,他们原以为通过手机或电脑将看到“7时59分60秒”这个特殊时间。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频基准实验室,监控系统显示出7时59分59秒、7时59分60秒、8时00分00秒的特殊钟面。这标志着,中国与全球同步的第26次“闰秒”调整顺利完成。
调整过程由专用“闰秒”软件自动完成。国家授时中心长波、短波、低频时码、互联网、电话和时间服务等各类授时服务信号或信息的时间,均已做相应闰秒调整。所有接收国家授时中心发播的标准时间信号、标准时码信息的精密时间用户,自动完成调整。
换言之,普通民众使用的手机时间来自通信基站,电脑有接收国家标准时间信号的装置,都会自动调整。“显示时间在一秒钟停留后很快自动同步。”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间频率基准实验室主任董绍武说,“造成互联网混乱的说法是虚张声势”。
据董绍武介绍,目前全球使用两种时间计量系统,即基于地球自转的“天文时”和以原子振荡周期确定的“原子时”。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导致天文时的秒长出现波动,天文时和原子时的误差逐渐累积。
1秒钟看似对日常生活影响甚微,但“太空垃圾可以移动10公里,全速运行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可以完成数十亿次对撞”,金融、通信、航天、电力等高精度计时部门更是牵连甚广。由此,国际计量大会在1972年决定以协调世界时作为全世界通用标准时间,当天文时与原子时之间时刻相差超过0.9秒,就在协调世界时的时序上加减1秒(正闰秒或负闰秒)。
闰秒一般安排在年中或年末的最后时刻。此前共调整了25次,最近一次是在2012年6月。
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宣布,本次调整是由于地球自转放缓。来自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研究亦表明,地球自转速度长期减慢,使“日”的长度在一个世纪内增长约2毫秒。地球自转速度还发生季节性周期变化,并受到地震、发射火箭等因素影响。
中科院院士杨元喜表示,学界对于闰秒持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随着调整闰秒的成本不断增加,应彻底采用精确度更高的原子时。另一些人认为完全按照原子时将“割裂人类生活的时间与大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有人提出,用100多年调整一次的“闰分”或5000多年调整一次的“闰时”,取代每隔若干年就要调整一次的闰秒。
关于闰秒的争论或将在不久后得到明确答案。有消息指出,国际电信联盟将在2015年下半年就取消闰秒进行表决,代表中国表决的工信部将支持取消。
取消闰秒意味着协调世界时回归原子时。“时间频率技术在性能指标、可靠性、环境适应性、配套性及形成市场生产力等方面尚有较大差距。”杨元喜呼吁,“应该继续改进中国时间频率观测硬件和软件”。
事实上,包括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内的卫星导航系统都采用不插入闰秒的时标。杨元喜说,将在北斗时频中心与国家授时中心、国家计量院之间建立时间传递的光纤链路,还将继续扩大钟组数量,提高“北斗时”的长期稳定度,“通过北斗板卡嵌入各类传感器,提供全球统一时间”。(完)
已有位网友浏览此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