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腾讯弃微视转投快手为的是什么?
据了解,此前,腾讯比较大的一次战略投资是当年美团与大众点评的合并,其金额为10亿美元,而此次单单快手就达到了3.5亿美元,重要程度直追新美大,毫无疑问,腾讯如此大手笔投资,还得到马化腾来亲自站台,说明了向来重视泛娱乐的腾讯也极为看好短视频这一风口。的确,短视频行业去年的火爆也预示着未来地位之重要。据调研机构的《垂直短视频app 行业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垂直短视频应用的行业渗透率为19.3%,用户规模达1.31 亿人。报告中的另一组数据尤其引人注目:这些用户中约50% 为90 后,超60% 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
不过,腾讯早前不是有自家的微视吗,为何又转投快手呢?的确,微视在腾讯自家体系成长时,一直以来资金不缺,渠道也不缺。但是就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下,微视却偏偏栽在了核心的内容上面。因为与美拍、秒拍这些短视频平台而言,微视的内容死死的困在了那短短的8秒钟上。早期的8秒视频是“视频版”的微博,8秒的时间更多的是对生活的记录,讲不了故事,也承载不了过多的情感,只能看作对熟人社交的补充。因而这一定位上的失误可以说是微视衰落的主要原因。虽然微视也在内容上动了脑筋,在随后的版本升级中,微视将视频时长从8秒开放到了5分钟,但是其他短视频内容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微视“转身”为时已晚。
此时,快手就以庞大的用户体量、年轻的用户群体、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主要地位的这些特征吸引到腾讯的关注。因为在快手的短视频业务身上,其数量惊人的高活跃年轻用户,以及进一步下沉至三四线城市的机会。无疑这些种种年轻化的特性正好弥补了腾讯的短板。另外,市场数据也在证实这一点。据快手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平台现有用户4亿,日活用户超过5000万,日均上传视频超过500万条,连续三年为国内移动App流量第一。这么庞大的用户群和影响力在微视上目前还望尘莫及。相信,腾讯看重的就是这一点。
■ 快手真能为腾讯带来稳定的流量和盈利?
腾讯斥巨资入主快手,求的肯定是流量入口和收益盈利,流量那块可能问题不大,关键是收益盈利那一块。这一点可能在快手上可不太乐观,因为,在短视频市场上,快手已被认为是无聊、恶搞,甚至成了低俗、恶俗的代名词,被城市主流舆论所鄙夷,有市场投资者认为其一文不值。
的确,快手从诞生起其形象就一直和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因而他目前的市场定位是个问题,说白了,就是盈利模式容易屌丝化,当巨大流量转化到营收手段上,问题就突显出来了。就以直接上广告来说,奔驰宝马肯定不会来,小米或许……也不太想来。这点,快手的竞争对手秒拍、美拍、头条视频就不同了。例如看下下面秒拍与快手的APP首页截图你就明白些许了。
平台的收益盈利主要在粉丝整体的消费能力,在这点上,秒拍走中产阶级以上路线,今日头条居于草根和中产之间,并且偏重于有品位、有需求的草根;而留给快手的空间,和他一贯的调性,则是要尽可能挖掘屌丝们的劣根性、恶趣味了。所以,平台粉丝的消费能力的高下,也就很容易辨别了。
此外,在法律法规监管这一块,快手和同有快自头的快播也属于游离在雷区边缘。快手的规则有三条,一是合法合规;二是有包容性;三是内容真实有趣,不鼓励哗众取宠的行为。同时,快手平台上规定了不能色情,不能血腥暴力,不能从事非法销售等几条红线。
显然,这样的监管是有点过于宽松和略显随意。展望未来,政策和监管风险无疑将伴随着行业的成长而不断增加,快手在内容监管和把控上能否更加完善,这不可得知,但以目前快手上为吸引眼球的炒作之举势必会越来越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和介入。所以,快手未来的不可预知性也将影响着他到底能为腾讯带来什么样的收益或麻烦。